数据: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ks8凯发官方网站

数据: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2023-05-19 14:37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岳雷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岳雷

数据·未来

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半部数字经济发展史。中国数字经济经过近20年发展,已经稳居全球数字经济规模第二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在以“拥抱数据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上,中国提出将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充分发挥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数据之于数字经济的价值已经显现,如何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与合规体系,成为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善用数据,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将有助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cfp

数字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与格局。近年来,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下,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向前,领跑趋势明显。而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不仅是数字经济的内核,更是决胜未来的关键。

数据主导数字经济未来

数据是指能够参与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具备使用价值、以电子方式记录的数据资源。2020年,中国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并列为生产要素。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动力之源。”4月23日,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向《法人》记者介绍,通过整合、分析和应用数据,实现数据资源高效利用,可以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促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从而推动宏观经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推动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3月2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表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0%,继续保持10%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王微预计,数字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和主要增长点。

作为数字经济基础性资源,数据要素一直被高度重视。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提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数据要素作出专章部署,提出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等重点任务举措,对于加快形成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国深化数据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的纲领性文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2月,《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出台,提出到2025年,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增强。

围绕顶层设计,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如火如荼,相关配套政策形成规模优势。网络基础设施方面,4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光纤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算力基础设施方面,“5g 算力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开通5g基站231.2万个,5g用户达5.61亿户,全球占比超60%。网民规模方面,3月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

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网民数量跨越式发展,为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奠定了基石。4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数据资源体系加快建设,2022年,中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10.5%,位居世界第二。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中国数据产量将在2025年达到48.6zb,占全球数据量27.8%,成为全球最大数据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增至1749亿元,2022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25%,整体保持快速增长。

“数据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4月24日,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记者,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产业发展,数据开发利用改变了传统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也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数据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场景:“5g 8k”赛事转播首度登上冬奥会舞台;奥运史上首个数字化票务系统;采用bim技术建设的智慧场馆;数字人民币畅行冬奥会消费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辅助裁判评分决策;“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科技感“爆棚”……数据被全面有效激活,全方位赋能北京冬奥会。

浙商证券分析师旷实认为,当前来看,数字经济对高质量数据潜在需求和使用场景有待充分挖掘,ai等技术迭代进步有望催生更多对高质量数据的需求,同时降低数据使用门槛,加速场景渗透。

数据赋能千行百业

数字经济时代,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发展壮大,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目前,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进入新阶段。4月19日,华为副董事长、cfo孟晚舟在华为第20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表示,2026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将达到3.4万亿美元,这是整个产业链的新蓝海,无论是数字化转型企业,还是支撑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都会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以726家数字化转型上市公司为样本调研中,样本公司资产回报率显著高于a股上市公司近30年平均水平,且数据要素应用水平高的企业资产回报率显著高于应用水平低的企业,数据要素对企业经营效益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举足轻重、势在必行、刻不容缓。”4月26日,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华中科技大学法律与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李长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传统产业普遍面临生产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效率凝滞等困境。数字化转型帮助传统产业提高信息沟通效率、加强产业集成化发展、催生新业态和新平台,促使企业操作流程、产品创新、经营模式、组织架构等实现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升级。他认为,数据要素是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前提。例如,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的“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福建某纺织公司创新的“智能立体仓库”等,均是数据要素被有效开发应用的优秀案例。

实际上,围绕数字经济发展时代命题,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在积极探索,寻求路径,数据要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日,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拟整合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消息引发关注。“这是个利好消息,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5月4日,长期关注国企改革的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贵生告诉记者,两家央企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等方面拥有不同技术和资源,双方整合将有利于优化数据资源配置,提高数据利用效率,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和数字化建设。整合后,企业将具备更强市场竞争力,有望在相关领域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同时,将推动数字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激活数据要素,不仅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还可以为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孵化出更多新经济新业态。

新个体经济是数字化转型下诞生的新经济模式,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带来发展新活力。鲸灵集团作为国内新经济新业态标杆企业,以数据要素、微信生态为依托,以ai技术为突破口,搭建了以“数字供应链、数字店铺、数字团长”为核心的新一代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4月25日,鲸灵集团创始人兼ceo邬强强对记者表示,该集团构建普惠便捷的私域电商生态,数字供应链覆盖全国60%产业带。一边触达上亿消费者,一边链接超过两万家品牌商,帮助“数字团长”寻找优质商品货源,在微信上一键开团,连通线下数字工厂和线上消费者。

他向记者介绍,鲸灵平台每日播放素材近一亿条,ai导购每日服务用户数量超千万,ai客服每日处理对话数量超3000万,ai美工每日生成图片和视频数量超过300万,“数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极大解决了以前高耗时、低产出的劳动”。

徐洪才表示,数据是数字化转型核心、数字化进程命脉。数据极大改变了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一方面,数据要素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了解客户需求和偏好,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另一方面,科学利用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管控成本,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质量。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下称“数实融合”)进入新阶段,数据要素流通和应用对推动数实融合尤为重要。

李长健指出,要实现数实融合,归根结底要依靠数据收集使用和技术发展。“要充分把握好数据、技术两个核心要素,运用规范化视角做好数据收集、数据分类、数据储存、数据保护等配套性工作,通过技术化路径扎实推进数据分析、数据开发、数据挖掘等应用性工作。”

权威研究也充分佐证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对于数实融合的重要意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为37.2万亿元、占gdp比重和增长速度均快于数字产业化,体现出现阶段数据要素通过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从而推动宏观经济发展的态势。

尽管中国数据要素市场整体发展势头向上向好,但也存在如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数字鸿沟、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必须重视数据安全问题。”朱巍表示,要明确数据要素相关主体法律责任,从法律层面对数据收集、存储、交易等行为进行约束。同时,构建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保护不同类型数据权益。近年来,中国推行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就是为推进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完善,确保数据安全和合法利用。

徐洪才指出,在数据成为核心资源背景下,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算力资源分布不均衡,存在数字鸿沟现象。国家作出“东数西算”战略部署,旨在推进数字资源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均衡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李长健表示,立足新发展阶段,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推动信息技术发展尚需克服几个薄弱环节:一是数据资产累积和收集量薄弱且应用范围狭窄,数据量略显匮乏,并且没有建立协调高效的数据共享平台;二是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提高农村地区覆盖率;三是数字平台技术创新与规模效应不足。他建议,打造数字经济战略平台,构建数据开放共享机制,使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据权属界定不清晰、数据交易机制不完善、数据安全风险偏高等问题,也是当前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面临的瓶颈,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要素的流通和交易。不过,随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杨贵生说。

责编|白 馗
编审|崔晓林 
校对|张波张雪慧

编辑:刘晓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