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李韵石
为了能够安然入睡,人们苦寻良方,除了常见的助眠产品,不少人甚至依赖安眠药或助眠保健品,只为能踏实地度过黑夜。但《法人》记者通过采访专业人士得知,长期服用相关产品,副作用不可忽视。
▲安眠药虽然在短期内能有效改善睡眠,但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 cfp
弃用安眠药或助眠保健品,难以入睡。长期服用,可能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对于这类产品,被睡眠问题困扰的人们,实在爱恨交加。
助眠药物市场大
“儿子,帮我从药柜里拿一盒新的佐匹克隆。”临睡觉前,64岁的姜女士吩咐儿子。近日,姜女士告诉记者,她常年受到失眠困扰,不得不服用药物帮助入睡。据了解,佐匹克隆是一种安眠药,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和肌肉松弛作用,适用于失眠症的短期治疗,可帮助患者快速入睡,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
像姜女士这种情况的人在中国还有很多。据有关部门调查,2022年,中国各类睡眠障碍患者约占总人口38.2%,高于世界29%的比例。
3月3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心脏中心主任医师刘杰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修复、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同时还能调节情绪和心理健康。反之,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精神健康问题等。
刘杰昕表示,现代生活方式特别是高压的工作环境和电子设备,对人们的睡眠质量发出了挑战。晚间使用手机或电脑等设备,可以干扰人的生物钟,影响褪黑素分泌,进而影响睡眠质量。此外,工作和生活压力也是导致睡眠问题的重要因素。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各种因素,睡眠问题呈现出全年龄段和年轻化趋势,有更多消费者愿意选择助眠产品改善问题。
失眠的危害如此之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口服方剂、药品、保健食品等得以快速发展。《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2017至2021年,中国安眠药市场由102.8亿元增加至12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
长期服药副作用大
“现在的安眠药可不好买,药店要医生处方,但如果能有医生处方,就在医院开了,谁还用去药店?而去医院开药,至少需要一个上午的时间,而且一次只给开7天的药量。这相当于拿着处方到药店去买药,还有有效期。”3月4日,患者李爱国到北京大兴旧宫医院(下称“旧宫医院”)开药时告诉记者。旧宫医院内科副主任李阳对记者说,《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此外,第十八条规定了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当天,记者走访了多家药店,都没有看到第二类精神药品助眠药。北京济民康健大药房负责人左江告诉记者:“由于国家有严格规定,大部分药店不会经营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助眠药。”
“是药三分毒,安眠药有着很强的两面性,让人又爱又恨。吃了能帮忙入睡,但购买过程复杂,而且有副作用。我两年前开始服用佐匹克隆,当时每天吃3.75毫克,现在的剂量已经翻倍,每天需要服用7.5毫克才能入睡。”姜女士说,她失眠初期服用的是舒乐安定,但服用第二天总出现头晕、昏睡等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又换成了佐匹克隆。
刘杰昕介绍,虽然安眠药物在短期内能有效改善睡眠,但长期服用副作用很多,特别是苯二氮䓬类药物可能导致身体产生依赖和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样剂量的药物可能不再产生相同的效果。
“我也知道长期服用助眠药对身体不好,也曾经尝试停服,但真的睡不着。有时,直到凌晨两点还要吃了药才能睡着,导致第二天早上醒不了,整个人都是昏昏沉沉的。”姜女士说。
刘杰昕表示,采取积极措施改善睡眠质量,对于维护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面对睡眠障碍,应该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通过综合治疗方法改善睡眠,而不是单纯依赖药物治疗。
助眠保健品也不让人安心
安眠药物的副作用,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转而希望通过保健产品来缓解失眠症状,因此助眠保健品一直是市场上的主力军。
《中国睡眠保健品市场发展态势分析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2023—2030 年)》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睡眠保健品市场规模有望接近800亿元,消费人群呈现多元化和细分化趋势。
3月6日,杭州海之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房星彤告诉记者:“价格平民大众化、功效复合化,是目前助眠保健品的发展方向。”房星彤说,自2022年助眠食物出现高增长态势以来,植物提取的gaba、酸枣仁、百合、茯苓等异军突起,其共同特点是调节身体机能的同时可以助眠安神。
▲市场上常见的助眠保健品 宋逗/摄
记者打开某网络购物平台,输入“助眠保健品”后,可以查到各种各样的产品。其中褪黑素产品居多,也有白藜芦醇等产品。对此,房星彤表示:“任何保健品都不能充当药物,甚至一些微量元素的过量摄入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房星彤说,以褪黑素为例,它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可以有效助眠。但长期服用,不但会降低自身分泌功能,而且能让人精神不振、内分泌紊乱并产生强依赖性;老年人长期服用可促进心脑血管收缩,增加中风风险和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率。
除了保健品自身存在瑕疵,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一些不良商家虚假夸大保健品功效,严重影响市场健康发展。对此,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来一直在加大保健品的监管力度。
2014年,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发布了保健食品的通用安全标准,规定了保健食品中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指标限量。2023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2023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要求持续推进保健食品等领域食品质量标准制定。同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大豆分离蛋白》《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乳清蛋白》等标准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对保健品的管理力度。
“助眠产品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未来睡眠市场需求会增大,生产企业的发挥空间也会扩大。品牌应整合自身优势和捕捉差异化,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模式,聚焦垂直细分人群,将精力聚焦到自身产品功效和质量上,坚决杜绝鱼龙混杂和虚假宣传。”房星彤表示,只有不断强化监管力度,助眠保健品市场才会健康高质量发展,才会帮助更多的人在夜间有个好梦。
编审|渠 洋
责编|白 馗
校对|张波 张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