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惠宁宁
近期,“以旧换新”成为消费市场的高频词。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还是能否真正买到价格优惠、品质好又没有后顾之忧的商品。
通过以往有关案例,不难发现,价格不公、退货难、隐私泄露等,是消费者在以旧换新中遇到最多的问题。近日,《法人》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从法律视角出发,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并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
消费者心存忧虑
夏天到了,小齐想给家里换个智能空调。“正好赶上以旧换新,家里的旧空调也不愁处理了。我最关注的是我的旧物值多少钱?这个价值是怎么估算出来的?是不是公平透明?”
小齐的担忧并非多余。
“一台全新的洗衣机售价1799元,可以用家里的旧洗衣机抵扣500元,只要实际支付1299元就可以换一台全新的洗衣机。”这样的宣传让张奶奶心动不已,家里的洗衣机用了十几年,早该换了。“旧物回收的人根本不愿收,更别提换钱了,连100元都换不来。”就在她满心欢喜准备换一台洗衣机的时候,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五一”假期回家,习惯性地上网搜索,却发现同款洗衣机售价只有八九百元。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发现,近期关于以旧换新的投诉,主要有旧物价格评估争议、退换货商家不退旧货或者不退旧货抵扣价款以及预估价格与实际抵扣价格差距较大等。
赵先生就遇到了类似问题。前不久,他在某平台看中一款空气净化器,以旧换新时,旧货抵扣了100元。但因为尺寸问题,赵先生只好退掉新货,但他的旧货却不给返还。赵先生认为,旧物具有一定价值,发生退货情况后,商家应退还旧物,或者返还他100元。“目前已经发起投诉,正在等待结果。”赵先生说。
而对于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更多的用户不愿以旧换新。
消费者李先生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在二手平台上换购了一部新手机。但从那以后,不断听到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就再也没有换购过旧手机,更换下来的旧手机都放在家里。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曾发布的《手机使用与回收公众调查报告》显示,在废旧手机处理方面,分别有49.5%和27.9%的受访者“存放在家,不处理”和“送给家人或朋友”。而不进行处理的原因,61%的受访者担心手机被回收后,信息安全无法保障。
手机、电脑、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能够以旧换新屡见不鲜,但是商品房以旧换新并不常见。近期大规模以旧换新带动下,有超50个城市表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接受记者采访的消费者对此态度不一。有人认为在手续便捷的情况下,实现居住条件的提升,愿意尝试。但也有消费者表示,房子的买卖流程比较复杂,不会轻易置换。
交易行为需要市场规范
以旧换新对于消费市场是一个利好,近期,多地发布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推动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促进当地经济拉动内需。近日,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要有力执行,就需要规范。“政府只能是监管,行为要由市场规范。以旧换新本质上是一种交易行为,要按照市场规则运行。”
以手机为例,记者对比几个平台二手手机价格发现,不同平台价格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差几百元。评估师王女士告诉记者,旧物属于单项资产,一般按照市场价格评估,参照购买价格、适用时间等,评估师需具备相应资质。但是,一些电商平台做二手回收或者以旧换新,通常没有专业评估。
近日,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应设立商家、平台与政府监督机构之间的有效信息交流途径,从而构建精准的价值评估系统以及明确的评估标准。同时,需要监管来协调构建相关金融和法律体系,使各方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李斌认为,对于价格,以家电举例,旧家电到底能抵扣多少钱,回收的往哪儿放,谁负责运输,这也是问题,有人上门回收,运费谁承担?如果涉及退货,旧物怎么处理,也是需要明确的问题。
“固定资产评估比较明确,只要有票据,根据原来的票面价格,按照年折旧率、使用时间等计算。而以旧换新商品中的旧物和新商品价格一般是市场调节价,没有明确的评估标准对旧物估价。以旧换新交易的达成,除了消费者之外,还关系到销售者、厂家、回收单位。作为经销商,应把相关价格标准公示出来,明码标价。”李斌说。
价格欺诈是指商家隐瞒了应当披露的信息,对消费者进行误导的行为。但实践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认定。比如在电商平台,涉及以旧换新的价格问题无非两方面,一是新产品的标价,二是产品的折旧值多少钱。这两个信息如果被商家公示出来,没有故意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的主观心态,就不太可能认定为欺诈。
“以旧换新实质是把一个合格的产品交付给消费者,是一种在基本定价之外加入了旧家电回收和减免费用的交易方式。多了旧物折价过程,会造成回收企业、经营者、厂家利润率如何保障等问题同时存在。一个制度要想很好地推行,要照顾到各个主体的诉求,实现多方共赢才能避免不法行为发生。”李斌说。
保障消费者权益须多方努力
消费者在以旧换新过程中,通常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因此,消费者权益以及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实施,需要法律有力保障以及商家、消费者、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在回收处理旧物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商家在参与以旧换新活动时,应遵循市场规则,不得损害消费者权益。有关部门或电商平台应加强对商家的监管力度。消费者在以旧换新过程中,也应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近日,湖南省消保委发布家电以旧换新消费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要认准优质品牌,选择品牌家电企业的官方网站或专卖店、知名电商平台、大型家电商场等正规购买渠道,减少购买风险。同时,索要并保管好票据或相关凭证。一旦发生纠纷,可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拨打12345电话或向市场监管等行政部门、消保委组织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于以旧换新中新商品定价抬高的情况,类似于各大促销活动中的先涨价后降价。李斌认为,这种行为本身涉嫌违法。他建议,消费者可以做历史价格跟踪,关注价格趋势。
“监管具有滞后性。特别在线下实体店,很难发现定价是否有问题。对于大量商家,平台在监管方面依然存在客观难度,很难做到事前避免。如果消费者遇到商家有侵权行为,可以投诉举报,主张相应的权利。”李斌还建议,在大型战略性政策推开时,作为监管者,可以通过约谈的方式,向经营者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告知经营者要保护消费者权益,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避免在质量价格及ks8凯发官方网站的售后服务方面等有违法侵权的行为。
李斌认为,提前吹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警醒提示的作用。同时,监管部门还应在日常加强店铺监管。对于客流量大、经营产品种类多的店铺,可进行日常动态检查。另外,需要畅通投诉渠道,各种平台信息须向消费者进行公示,当经营者出现违法侵权行为时,消费者能第一时间投诉举报。
编审|渠 洋
责编|白 馗
校对|张波 张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