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是一把“双刃剑” -ks8凯发官方网站

大模型是一把“双刃剑”
2024-06-24 16:13:02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惠宁宁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惠宁宁

ai大模型正席卷各行各业,逐步与多个领域交叉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ai大模型产品。但是,ai真的那么智能吗?ai会不会欺骗你?ai“永生人”是意识存在吗?泄露隐私、虚假信息越来越多,ai大模型时代怎么防范安全风险?

有专家表示,现阶段,大模型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也产生了传播虚假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等问题,大模型面临着新技术的两面性。

6月3日,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系副教授丛颖男告诉《法人》记者:ai大模型的发展也带来了伦理和法律上的挑战,如隐私保护、算法偏见、责任归属等问题。这要求社会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要对相关法律和伦理规范进行更新和完善。

公众的担忧

近日,一款语言大模型的用户王岩发现,该大模型生成结果中有些无根据甚至错误的内容。好在他一向严谨,并且生成内容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及时发现了错误,避免了不良后果。王岩遇到的情况被称为“模型幻觉”。

现实中,“模型幻觉”可能导致公众作出错误决策。如ai推荐的理财产品可能存在误导性,导致投资受损;ai提供的医疗诊断或健康建议,如果基于错误数据或算法缺陷,可能损害患者健康等。一些虚假信息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能是伪劣的,对公众财产和健康造成损害,甚至造成公众恐慌、社会混乱,严重扰乱公共秩序,诱发群体性事件。

对于“模型幻觉”引发的法律问题,《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伟伟认为,ai错误信息、虚假信息对公众产生的危害,受害者可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追究ai错误信息、虚假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等主体的侵权责任,要求赔偿损失。相关主体可能因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面临行政处罚。

“在特定情况下,如ai错误信息导致严重后果,或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信息构成犯罪的,相关主体可能触犯刑法,承担刑事责任。”张伟伟说。

此外,ai大模型通常需要大量个人数据。如果这些数据未经充分保护,可能导致个人隐私被侵犯,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ai突破计算机防火墙,非法入侵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修改数据,还可能触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

大模型广泛应用必然带来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一项对it行业领导者进行的关于chatgpt等大模型的调查显示,安全性是受访者最关心的问题,71%的受访者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会给企业数据安全带来新的风险。6月5日,在2024北京网络安全大会期间,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向记者介绍,解决有限的安全资源和100%的安全追求之间的矛盾,要靠ai驱动安全。ai能否真正驱动安全,则取决于数据、体系和标准。

“永生人”引发的思考

随着ai和数字化被广泛运用,将逝者“复活”,已不仅出现在科幻电影中。ai技术可以通过个体的生活数据、声音、视频等信息,生成数字人分身,实现与人类交流互动。最近,商汤科技已故创始人、知名人工智能(ai)科学家汤晓鸥的数字人“现身”公司年会;音乐人包小柏借ai技术“复活”亡女;李玟、乔任梁等已故艺人被ai复活等话题引发热议,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ai复活技术在法律和道德伦理方面的思考和担忧。

▲今年 4 月,京东创始人刘强东 ai 数字人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 cfp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从法律角度来看,ai数智人“复活”技术涉及多个法律问题:一是凯发app官网登录的版权问题,如果未经逝者或其家属同意,使用逝者的肖像、声音等个人信息,可能涉及侵犯凯发app官网登录的版权和隐私权;二是人格权问题,如果ai数字人的表现形式过于逼真,可能会对逝者的人格权产生侵犯;三是商业利用问题,如果将ai数智人用于商业目的,可能会涉及不正当竞争和广告法等问题。

对于用ai复活已过世亲人,有人认为是对自己的安慰。也有人觉得,好不容易走出亲人过世的阴影,突然间出现一个看似活灵活现的“人”,“让人感到不适”。近日,《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数智化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李悦向记者表示,依照我国民法法理,姓名权和肖像权属于人身权中的人格权,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对于亲属使用ai技术“复活”已故亲人聊以慰藉, 从肖像权角度考虑,在亲人的范围内不会过多涉及侵权问题。但对于“复活”已故艺人,涉及的侵权责任比较明确,现行法律对于如何保护肖像利益已有约束。

“从道德伦理角度来看,ai数智人一是涉及尊重问题,逝者已矣,是否应该将其形象、声音等用于商业或其他目的;二是真实性问题,ai数智人可能会误导公众,让人们误以为逝者还在世;三是情感问题,对于逝者的亲友来说,看到ai数智人可能会引发复杂的情感反应。当然这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兴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以确保其合理、合法使用。同时,也要通过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引导和规范这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郭涛说。

知识产权的归属与归责

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人类智慧成果。因为人类画图,有劳动的创造力、时间和精力成本,所以要通过法律保护。现在用ai来画,对出图的贡献值完全不一样。那么,同样两张图,不考虑图片质量的情况下,怎么对作品本身进行保护?

对此,李悦认为,用ai创作的图片是否享有著作权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意见。在美国,ai生成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而我国尚无明确法律规定。那么,用ai创作的图片是否需要赋予著作权加以保护?记者搜索案例发现,中国有关ai文生图的司法判例中,法院支持ai创作图有人的贡献值在里面,都认定ai生成图片予以著作权保护。

“我认为,对ai生成的图片应进行著作权保护。虽然与手绘作品相比,使用ai创作的难度较低,但并非没有人类的智力成果。例如,使用stable diffusion进行图片创作仍存在技术门槛。因此,可以赋予创作者对ai图片的著作权。但在处理著作权侵权纠纷时,法院对侵犯用ai创作图片著作权的案件,支持的赔偿金额不宜过高。”李悦说。

那么,ai产生图片本身会不会侵权?

“目前,主流的ai图像生成工具通常通过重绘生成图片,因而一般不会涉及侵权问题。但如果用户要求ai生成特定ip的图片并对外使用,如宫崎骏的作品、七龙珠等,将存在侵权风险。许多主流公司已经采取措施保护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例如,艺术家可以向公司明确告知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用于训练数据,ai生成的图片就不会参考这些艺术家的风格。” 李悦还建议,可以设立一个专项基金,用于未来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的赔偿。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侵权风险,并显示公司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

他还建议,对大模型科技公司责任和使用者责任进行区分。“这两者权利和义务不同,可以制定规范,规定科技公司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并管理内容生成,确保ai生成的内容不涉及暴力血腥等不良内容,落实负责任的ai开发和应用。而对于普通用户,可以强化引导,以显著及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遵守平台的使用规范。”

商业先行还是监管先行?

ai大模型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的支持。商业公司通常拥有更多资源和能力推动ai技术研发和应用。如果商业先行,可以更快地推动ai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商业公司也需要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

但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商业公司可能过度追求利润,忽视对用户和社会的责任,从而导致ai技术的滥用和误用。此外,商业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降低整个行业的效率。

2023年,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监管可以有效规范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防止滥用和误用,保护用户和社会的利益。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可以明确ai技术的使用范围和限制,引导商业公司合理竞争,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监管先行也存在一些挑战,a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监管需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这需要监管机构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监管也需要平衡商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度干预市场运行。

对此,张伟伟认为,商业与监管应当并重,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监管力度,保证ai商业能够快速形成规模化市场。同时,也要保证ai不是脱缰野马,必须在法律、监管的框架之下有序发展。

“这实际是一个多方协同、平衡发展的问题。商业先行和监管先行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在推动ai大模型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商业和监管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共同推动ai技术的健康发展。”张伟伟表示,商业公司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技术的安全和可靠。监管机构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监管政策,促进ai技术的合理应用和发展,多方协作才能让ai商业在秩序之路上有序、高速发展。

编审|渠 洋

责编|白 馗

校对|张波 张雪慧

编辑:刘晓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