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中:60岁,来一场朴素的回归 -ks8凯发官方网站

黄振中:60岁,来一场朴素的回归
2024-02-29 12:59:31 来源:法人杂志 作者:李辽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李辽

前不久,在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下称“京师”)成立30周年庆典上,黄振中作为律所创始人、终身名誉主任,作了长达15分钟的回顾与总结。他说,一路走来虽然筚路蓝缕,但充满了欢歌笑语;虽然并不波澜壮阔,但也历经艰辛坎坷。

图片

▲黄振中 受访者供图

黄振中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小乡村,在艰苦的环境中他陆续考上重点高中、大专、本科和名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刑法专业硕士毕业后,他在央企工作8年,先是参与律所创建,后又勇敢地走出体制,成为一名专职律师。在成功启航法律之梦后,他又选择回到象牙塔教书育人。在西藏自治区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两年多的宝贵经历,仿佛是一次精神重塑,回京后继续他的教师兼律师之梦,又投入全部积蓄创立了一家法律科技服务公司,以期实现他普法进万家、科技赋能法律服务的情怀。然而,这一次并非想象中顺利。

就在前不久,黄振中接到北京市密云区穆家峪镇辛安庄驻村第一书记的任命。他对《法人》记者讲起这件事时,展露出爽朗舒展的笑容,仿佛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得意的身份:“我普法的初心似乎可以用另一个方式得以实现。”

学习解决问题 

1964年,黄振中出生在河南临汝县(今汝州市)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17岁那年,他考上洛阳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成为恢复高考后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母校临汝县第一高中任教。1987年,一个脱产专升本的机会突然降临,黄振中通过县区级选拔、地市级考试、省级考试三层筛选考上广州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前身)。

他坐上开往广州的列车,一路向着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迈进。“踏足广州那一刻,我既兴奋又紧张,这里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读书期间,不甘于现状的黄振中开始备考研究生,在初步了解法学知识体系后,他对刑法产生了兴趣。1990年,回到原单位继续教学的黄振中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研究生。

1993年,研究生毕业后,黄振中进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下称“中石化”),被分配到办公厅体制改革办公室的法律岗位工作,对集团全系统进行普法、针对全国人大起草的与能源相关的立法草案和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工作期间,他一直在学习和考试,备考国际商务师和企业法律顾问,同时还要考博。1997年,黄振中考上对外经贸大学的国际法博士。这所大学与当时的中石化总部仅一路之隔,他一边读博,一边在单位加班加点工作。

1999年7月,中石化启动整体重组和改制上市,黄振中的工作重心也变成了服务企业上市。

但在当时的岗位,法律更多作为工作的辅助,黄振中感觉发展空间受限。后来,中石化成立了资产经营管理部,设置了法律部门,但遗憾的是,学法律出身的黄振中没有进入这个部门。这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虽然当时他已获得高级经济师职称,但他依然想在法律方面进一步发展。2001年,黄振中义无反顾地离职了。

他对记者回忆,在中石化的8年,经常参与各种大型会议,学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了思维能力。“记得当时在给领导汇报时,经常需要拿出两三个甚至更多的方案,这对于自己后来从事法律工作十分有用。毕竟律师是专门解决问题的人。”

一名“斜杠”中年

2001年到2006年,黄振中如愿以偿在律师行业大展拳脚。到了这一步,才算是真正实现了他的职业理想。“案件形形色色,千奇百怪,好多东西自己没见过、没做过,这就需要亲自实践,庖丁解牛。不论是诉讼还是非诉业务,都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之前,他自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又不知不觉地被运用到工作中,在研究客户、对手心理时,在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为他再添一臂之力。这5年,黄振中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东奔西跑,还是做律师好。”

2006年,正逢北京师范大学筹建法学院,黄振中回到高校,成为法学院教授。之后,学校成立法律顾问室,他成为第一任主任,后相继担任院长助理、副院长。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与西藏自治区检察院建立战略合作协议,要选派一名副院长到该院挂职副检察长。黄振中接受了挑战,来到这片雪域高原。

他笑言:“走不同的路,能看到不同的风景。我愿意当一名‘斜杠’中年,体验多元的人生。”在西藏,黄振中经常下到乡村,参与驻村检查工作,熟悉掌握村情民意,解决基层百姓的实际困难。

在阿里地区条件最艰苦的乡村,黄振中经常一呆就是一两个星期。“有时候需要在有棕熊出没的地方安营扎寨,睡袋下面经常放把藏刀防身;在雪山中坐车赶路时,暴风雪中根本看不见路腰,只能隐约看见路边标识的红红的竹竿头 。”他坦言,那时候内心是害怕的,“但置身那种环境,就得有胆量。”

2014年年底,在西藏挂职两年多,黄振中面临去留的选择。正当他犹豫时,有朋友三番五次找到他,想加盟重组他实际控制的京师律所。

舍不掉的律所梦

早在1994年,还在中石化工作的黄振中就参与同事共同创立的国内第一批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实华律所。“‘实华’是中石化的谐音,也有春华秋实的意思。”黄振中回忆,“当时,国内律所很少实行合伙制,成立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是需要胆量的。”后来律所被更名为“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到法学院任教后,尤其在西藏挂职后,黄振中多年来做律师积累的客户资源一点点流失,自己当初读书时做梦都想拥有一家自己的律所,现在梦想实现了,律所已经维持了20年,难道要彻底放弃吗?

“这时正逢有人愿意加盟京师,并将其规模化,又何尝不可?虽然律所就像我生养的‘孩子’,但他已经长大了,我没必要将他一直抱在怀里。”于是,2014年,京师一下子迎来了9位合伙人,决定把办公地址从西直门搬迁到东四环那幢雄伟的仿古“北京城”建筑中。

搬进来之前,这里还是一个经营不善、面临倒闭的商业综合体。从“城墙”东门进去的三层的一小片办公区域开始,京师一点点装修、扩张,如今这栋5万平米的办公楼已被京师总部1300多名律师占据,座无虚席。短短10年,从这座“城墙”辐射全中国,京师在全国设立了51家分所,在全球设立了17家境外合作办公室。黄振中的包容态度在律所后来的发展中延续,400多名合伙人淬炼出一支8200多人的专业法律服务队伍。

回忆这段经历,黄振中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就应该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不会陷入曲高和寡的误区,不会过于放大自己的作用从而减损团队的力量。“如果当年我们没有互相支持的团结意识,2014年,在仅有十几位律师的情况下,京师又怎么有胆量签下18年期限的整栋大楼的租赁合同?”

2016年,黄振中不再担任律所主任,也不是持有律所最多股份的合伙人:“我是普通人,要顺应大势,甘做配角。”在这次京师30周年庆典上,黄振中婉拒了事务所为他特别准备的“与30年前的自己对话”的环节:“说真的,我不想也不能把个人放大,工作都是我们大家做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他不停地和记者强调“我们”两个字。

朴素的回归

讲述过去的成就时,黄振中一直舒缓平和,仿佛不曾有过大开大合的时候。提到2016年的又一次创业,他讪讪一笑,流露出一丝不甘心:“成绩属于过去,只有想做而没做成的事才是心里的大事。”

2016年,黄振中接手一家大数据科技公司,将其改名为北京法和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把多年积蓄和精力全部投入到法律科技产品的研发中。

“法律圈子里也出现过一些法律类科技产品,但更多的是成为律师的助手。而我一心想利用数字科技设计一款产品,直接服务老百姓和中小企业主,以更低的费用,24小时不间断提供法律服务。”黄振中说。

这个初衷多少与他在西藏的经历有关。他想用科技手段提升法律服务,打破时空界限,让法律惠及更多人,为老少边穷地区的老百姓解决家庭问题、婚姻问题和财产问题。如果成功,法律服务的触角还可以延伸至世界各地。

但他不得不承认,8年过去了,这个想法并没完全实现。“还需要优化商业模式,形成循环造血机制,赢得社会和客户的认可,让法和科技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其间,他无数次反思,到底是商业模式不对,还是方法路径不对?现在看,他觉得是自己过于清高了,想着只要把产品做到极致,把程序设计好,把服务做好,把营销宣传做好,就自然而然可以获得市场认可。

而最近这份驻村第一书记的任命书,在黄振中看来,不但可以实现他小时候想尽最大可能去帮助别人的愿望,也能弥补他二次创业失败的缺憾。

“如今,时代变了,要多向老百姓学习,听听村民代表的发言,过一过村里的支部生活。”尽管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与之前工作有很大不同,但他对于处理琐碎的基层乡村事务,有着浓厚的兴趣,“生活和工作中,大部分是小事,日积月累,在面对人生中大事的考验时,就能够用在小事中积累的经验作出重大决策。”

黄振中感慨:“我出生在农村,年轻时想走出农村,远离农村。但如今60岁了,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我渴望回到农村,为农民、农村和农业贡献自己的夕阳暖光。或许这就是一种朴素的回归。”

编审|渠 洋

责编|惠宁宁

校对|张波 张雪慧

编辑:刘晓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