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消息不断,企业提交备案更为积极踊跃,备案获批速度也在加快。日前,中国证监会更新了《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表(截至2024年8月1日)》。表格显示,共有120家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境外上市备案材料。这一数据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日,今年内已有35家内地企业在港交所上市,超过去年同期的34家;有32只中概股在美股上市,超过去年同期的22家。
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表示:“中国企业境外融资正在逐步走出谷底,虽然从绝对额来看,还没有达到2021年之前的平均水平,但恢复的趋势是明确的。”
境内企业海外融资渠道进一步疏通
今年以来,促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声量越来越大,境内企业海外融资渠道进一步疏通。新“国九条”明确提出,拓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支持优质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积极支持行业地位显著、信用优良、对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优质企业借用外债。
在日前举办的媒体活动上,纳斯达克中国区首席代表郝毓盛表示,目前,中企境外上市明显升温。截至6月,纳斯达克共有334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25.91万亿美元,其中,有245家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总市值为4974亿美元。
郝毓盛认为,根据今年以来的市场活跃度,中企赴境外上市已明显升温。美股市场作为高度市场化的融资平台,中国企业赴美股上市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吸引投资人而非其他因素。
王亚军分析道,在过去,境外资本市场对境内大批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据公开数据统计,2010年至2021年间,境内企业在海外市场平均每年通过ipo融资超过400亿美元,如果包括再融资和可转债等,年均融资额超过800亿美元。2010年到2021年间,境内企业在以港股和美股为代表的境外资本市场合计融资额达1万亿美元。这些融资助力了大量优秀的互联网、新能源企业的发展。
“中国资产现在的估值非常有吸引力”
在王亚军看来,国际长线基金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逐渐转向乐观。今年以来,尽管市场环境复杂,仍有部分标志性的项目在美股上市,实现“破冰”,这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也显示了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兴趣的回升。
王亚军表示,横向对比来看,中国企业的估值相较于其他国家具有明显优势,这也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目前中国资产估值只有9倍左右,美国是21倍,印度是25倍。“而日元在贬值,美国市场下半年有降息风险,印度市场的波动也很大,大家转一圈会发现中国资产现在的估值非常有吸引力。”
“中国市场规模大,中国的gdp占全球的五分之一,中国企业境内外股权资本市场融资额能够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而且中国企业相对也比较成熟,收入、盈利、回报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公司管理已经形成一套完整体系,对投资者来说资产质量也是较高的。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价值和收益的平衡,回到中国市场中来的趋势是必然的。”王亚军称。
从投资人偏好来看,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海外投资者对消费类和新能源类企业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兴趣。在经历了市场的大幅波动后,投资人更加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模式的清晰性及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对于尚未实现盈利或收入较少的创新型科技公司,海外投资人持谨慎态度,这反映出市场对风险的重新评估和对投资回报的重视。“投资人会持续关注科技公司,但大家现在比较关注一些商业化成熟的,或者商业化前景能够落地,且盈利路径清晰的企业。”王亚军表示。
另一位接受采访的外资券商投行负责人同样观察到,近年来投资者的偏好发生了明显变化。在2020年、2021年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很多投资人青睐高成长性公司。但经历了诸多调整,投资者开始趋向于投资现金流和盈利比较稳定、具有行业龙头地位和护城河较深的企业。
不过王亚军也强调,市场复苏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阶段性,现阶段市场可能对消费类、新能源类企业更感兴趣,但随着市场的复苏,更多企业会有“走出去”的机会。
安永大中华区财务会计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刘国华认为:“近段时间境外上市备案的审核效率也在提高,整体上看,监管较为支持中国企业通过备案制在海外上市。目前完成备案的以科技企业为主,当备案制流程进一步完善后,参与备案的企业类型会越来越多元。”
此外,王亚军表示,对于已在境外上市的中概股而言,可转债因其独特的风险和收益特性今年以来关注度较高。自5月底以来,中资发行人在离岸可转债市场募资140亿美元,这一数额是2023年亚太地区(除日本外)全年总额的1.6倍。
王亚军表示,可转债发行量的激增在互联网巨头中尤为明显。“市场上能发可转债的企业不多,相对集中在较大规模的、成熟的企业。投资级或类投资级公司近期频繁发行可转债,其目的主要是改善债务结构,同时回购股票。”